“未来工厂”走进现实 智能制造为乐企插上腾飞翅膀
|
|
出自:乐清日报 发布时间:2020-12-28 浏览次数:228 来源:《乐清日报》 |
12月23日,浙江省经信厅正式发布2020年浙江省“未来工厂”认定名单,正泰低压电器未来工厂为首批入选,并被评为引领型的“头雁工厂”。
日前,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正泰低压电器未来工厂,只见生产线上一个个断路器内部分成了“4居室”,分布着电磁系统、热脱扣系统、灭弧系统、操作机构等零部件,机械手在方寸间闪展腾挪,施展硬核“手艺”,毫无误差地完成冲压、焊接、精准组装各种细小零部件等连续动作,同时经受住了视觉在线检测系统火眼金睛的“审视”。
“这种产品,只要用电的地方就会用到。而我们是全球这类产品产销量最大的企业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、做好产能支撑,每天要生产300万极。”正泰电器生产运营部常务副总经理金火介绍,2、3层楼高的螺旋运输塔打通了关键部件车间与组装车间,5G网络通信下的AGV物流车穿梭往复,原料被运送到所需生产线上。依托工业互联网,组装产线根据需求自动调整原料产线的生产节奏,实现了跨产线间的一体化联动,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这种从订单到交付的数字化,正是未来工厂的“特长”。在正泰未来工厂内,产品的“诞生”由自动化生产线说了算。作为国内首条企业自主设计、制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断路器全制程自动化生产线,每1.2秒即可生产出一个断路器,效率惊人。如今,除了小型断路器,继电器、接触器等主打产品都已建设了同样水准的数字化车间。
“未来工厂,顾名思义,是指生产线具备数字孪生应用、智能化生产、智慧化管理、协同化制造、绿色化制造、安全化管控、社会经济效益等七大关键要素。”乐清市经信局总工程师臧晓微介绍,通俗地讲,“未来工厂”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充分融合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。
在省“未来工厂”认定名单公布之时,乐清也公布了第一批“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工厂”试点示范项目培育名单,德力西、天正等15家企业在列。这些企业旨在打造一批可看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工厂”,加快数字赋能乐清制造,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在天正电气智能工厂生产车间,偌大的车间5条自动生产线一字排开,这头送入双金、漆包线、壳体等零件,末端就看到完整的产品下线,整个产线只需少量生产辅助人员,全过程实现自动化、信息化。“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可替代生产员工100人,人均产出提升7倍。”天正电气工业化副总裁方初富讲解道。
为进一步提升小型断路器生产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,天正电气全面系统化投入建设“新型小型断路器智能工厂”。“智能工厂包括1个数字化注塑车间、1个数字化部件焊接与组装车间、1个数字化整机制造车间。并基于公司全业务流程进行顶层规划,覆盖小型断路器制造全流程,利用自动化、数字化、信息化、物联网等新兴技术,完成“数字化研发、数字化供应链、数字化生产、数字化运营”全方位智能工厂建设。
通过多工序自动视觉检测、自动激光联网打标,保证了装配精度和外观一致性,杜绝了零件错漏装,产品出厂合格率得到提升,生产制造一次通过率(FPY)从99.5%,提升到99.8%。通过信息化系统优化订单与排产,实现从零件加工到组装生产一个流程,生产周期缩短64%,产品准时交付率提高了5%。智能工厂建成后生产运营成本降低8%,能源利用率提升10%,总体经济效益明显。
方初富告诉记者,智能工厂虽然总投入4980万元,但有三分之一属于政府补贴,企业两头受益,政府的激励政策大大激发企业智能化升级的热情。接下来企业还将继续以绿色化、柔性化、数字化改造为提升方向,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。
据悉,今年,政府在“技改新八条”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“技改新十条”,对列入市智能制造(含“数字化车间”“智能工厂”)试点示范项目的,按照设备、软件实际投资额给予30%的补助,最高补助额不超过1200万元,为乐清制造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打下了坚实基础,引领更多有条件的乐清制造企业主动智变升级。
截至目前,乐清已共有省级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工厂8家。正泰低压电器未来工厂,则是智能制造阶段性的进阶版。 ■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青 通讯员 金杰
|
|
|
|